《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日期:2025-06-15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为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用法治的办法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的条例。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每年6月15日是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的“钱袋子”面临着各种诱惑与风险。你是否听说过一些看似诱人的投资机会,实则暗藏非法集资的陷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护好我们的幸福家。 

  什么是《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套路一:许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并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套路二: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合法注册的公司,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乡村振兴等“落实政策”旗号,以元宇宙、NFT、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网上跨境证券交易等为噱头,编造各种虚假项目,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投资者信任。 

  套路三: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为了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网站设在异地或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等即时通信工具,传播虚假信息,骗取社会公众投资,一旦被查,不法分子便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 

  套路四:利用亲情诱骗 

  非法集资参与人通过类似传销的手法,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好友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非法集资常以常常以高息回报、快速致富为诱饵,它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这些行为看似美好,实则充满了风险一旦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不仅可能血本无归,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了解非法集资的特征和危害,是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第一道防线。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24    鄂ICP备2024036378号-2    鄂公网安备42070002000109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数据局 地址:鄂州市古城路129号市民中心 联系人:局办公室 咨询电话:027-60858556
监督:中共鄂州市纪委、市监察委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察组 举报邮箱:02dflz@egs.gov.cn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50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七楼706室